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2/3)页
听任他们的决定。到达所在地后,赐予他们公田,雇耕佣,赁种子与田器,免交租五年,免交算三年。其后想要回到本乡者,不要禁止。

元和二年(公元85年)正月,刘炟颁布胎养令,给每位怀孕的妇女赐胎养谷三斛,其丈夫一年不用交赋税,以鼓励人口生育。[]

封禅泰山

元和二年(公元85年)二月丙辰,刘炟东行,前往泰山封禅。[ 辛未日,柴祭天地群神如汉武帝故事。壬申日,在汉武帝所作的汶上明堂祭祀五帝,同时以光武帝配享,按照洛阳明堂礼仪进行。癸酉,祭祀西汉与东汉拥有庙号的诸位先帝,同年四月,回到京都洛阳。[]

刘炟是东汉继光武帝之后第一位封禅泰山的皇帝。[] 封禅之路随行者众多,不仅有文武百官、皇室宗亲随行,更有沙漠之北、葱岭之西的远国来宾。他们跋涉千里,跨越艰难险阻,“咸来助祭”,场面极为盛大。[]

中年去世

元和年间(公元84-公元87年),侍中郭举与后宫私通,拔出佩刀惊吓汉章帝。[]

章和二年(公元88年)二月三十日,刘炟崩于章德前殿,时年三十三岁[] ,谥号孝章皇帝,庙号肃宗。遗诏不起寝庙,一概依照安葬汉明帝的制度。[] 同年三月十八日,刘炟被安葬于敬陵(今河南洛阳东南)。

他的主要成就。

政治上,政宽刑疏。

建初元年(公元76年),兖、豫、徐等州发生严重的旱灾,赤地千里,饥民遍野。

刘炟一方面调集国库粮食紧急救援饥饿中的人民,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讨解决办法,按照当时人们流行的看法,水旱荒年是由于阴阳失调,而阴阳失调又与政事有关。

司徒鲍昱痛陈时弊:“前几年治楚王刘英狱,抓人成百上千。这些人并不是都有罪,受牵连而坐狱的人恐怕有一半是冤枉的。那些判处徒刑的人远离家乡、骨肉分离,死了灵魂也不得安息。这就致使阴阳失调、水旱成灾。现今不如赦免这些刑徒,解除监禁,让其回家和亲人团聚,这样也许能致和气,使天降甘露、解除旱情,免除黎民百姓的痛苦。”

尚书陈宠也上疏说:“治理国家大事就如调整琴瑟的弦一样,弦调得太紧就会崩断,刑罚太严也会激起人民的不满。建议陛下进一步宽缓刑罚。”刘炟听从他们的建议,大赦天下,宽缓刑罚。[]

刘炟采纳尚书陈宠的建议,每件事都务从宽厚。然后下诏有司,禁止酷刑,解除妖言罪,废除了文致(前人无罪,舞文弄法致人于罪)的请谳五十多条,定于律令。酷刑的革除促进了法律的文明进程,妖言罪的解除得到了人们的拥护和支持,此后“人俗和平,屡有嘉瑞”。[

制定试官制度

由于汉代被察举孝廉者,不经考核就直接封官任职,便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,于是建初元年(公元76年),刘炟制订了试官制度,规定:凡孝廉举荐入选者,先试以官职,合格者正式授职任用,不合格者淘汰。对孝悌品行特优而不宜试职者,有司另状上疏奏闻,是否任用由天子另行定夺处理。[]

禁除酷刑

刘炟在位期间,行宽厚之政,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。

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。禁用酷刑,以尚书陈宠之议,除刑罚残酷的条文五十余条。

注重选拔官吏,以得廉能之吏为政治清明的保证。

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,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,鼓励人口增殖,减轻徭役赋税。

在经济上,盐铁官营。

建初六年(公元81年),刘炟为解决因不断对匈奴、西域用兵,国家用费不足的问题[] ,商议恢复盐铁官营制度,而大司农郑众“谏以为不可”,但汉章帝没有采纳郑众的建议,最终推行了盐铁官营,[ 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,使豪强势力难以凭借经营盐的收入与朝廷相抗衡。[]

平准均输

元和元年(公元84年),谷价昂贵,县官经费不足,朝廷很担忧。尚书张林进言说:“谷价之所以昂贵,是因为货币贬值的原因。可以停发货币,取布帛为租,以通天下的需求。盐是生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