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吴国太当然听见了,此时此刻,她亦泪流满面。

她知刘封乃仁义之君,终未亏待孙家之人。

冥冥中,又想起了孙权。

眼中流泪,心中感慨:

权儿啊,倘若你一直奉盟至今,哪怕一生未出合淝,封儿又怎会亏待于你?

你看看那曹家子弟,他都法外开恩,留其命在。

你是他舅哥,是他盟友,你一直支持他,保不准是大汉的第十一国公。

咱东吴的臣子们也会随君入汉,共享荣华。

可瞧瞧你做的事?

……

不过这也好,你既死,策儿之子孙终有出头之日了。

亦不枉策儿一世功勋,终得回报。

……

“封孙绍为吴武昌公。”

魏文昌公和吴武昌公相映成趣。

但谁都知道,曹植本来就文采出众,孙绍却是借其父辈之威。

不过大家也都明白。

这也是为了更好的收拢东吴文武和本土士族。

众人心中也都在猜想,如果当初孙权不曾背刺,今一统天下之时,恐怕也有资历得一国公吧。

……

接着,郡公第三位是荀彧。

荀彧身为魏臣一心向汉,别人不知道刘封不可能不知道。

几番反向操作,名为大魏,实则不露声色的加强了大汉的正统性。

又曾于魏营多次帮助刘封。

功劳甚大。

被封为颍水郡公。

不过在荀彧看来,能匡扶汉室,能营救曹氏一族,自己已经够了。

封公不封公的其实已经不重要了。

接着,郡公第四位。

乃刘修。

这又是一个躺平人士。

要问他是谁?

很多人都不知道。

乃是刘表三子,刘琦刘琮之弟,有文采善诗赋,却被始终未建安士子接纳。

曾随刘琮一道降魏,又随曹丕一道降汉。

刘封对他说道:“此公之爵,乃为朕兄刘琦而设。朕兄无子,封你为郡公,乃因汝为刘景升之子,朕兄刘琦之胞弟也。你可明白?”

“臣明白。”

刘封又问:“汝有几子?”

“回陛下,尚有三子。”

“哪一子最为聪慧?”

刘修回答:“回陛下,二子刘甯最为聪慧。”

“汝代朕兄为此公爵,享公爵之荣禄,便使二子刘甯为琦之后,奉刘琦为父,为其坟前祭奉,你百年之后,使刘甯承袭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